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月工作计划 > 内容

西藏秋播燕麦苗期褐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06 04:30:23     阅读:

摘要: 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回接及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将西藏秋播燕麦褐斑病的病原鉴定为麦根腐平脐蠕孢 (Bipolaris sorokiniana)。病菌菌丝在5~35 ℃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0 ℃;在10~30 ℃均可产孢,20 ℃时的产孢量最大。培养温度不同,孢子大小亦不同,20 ℃时孢子最大;15 ℃时孢子隔膜数最多。分生孢子在10%的燕麦叶汁中,5~35 ℃均可萌发,15~35 ℃5 h的萌发率≥90%;20~30 ℃5 h的萌发率>95%。对燕麦、玉米、高粱、青稞、小麦、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关键词: 燕麦;褐斑病;麦根腐平脐蠕孢;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

中图分类号: S 435.1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1)05-0030-04

燕麦在世界5大洲的42个国家有栽培,在世界8大粮食作物中总产量居第5位。我国种植燕麦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燕麦在我国的分布区域也较为广阔,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陕西、宁夏、云南、四川、贵州、青海、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西藏,共有210个县(旗)有种植[1]。

燕麦在我国虽然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栽培作物,但其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及自身具有的保健功效只是在近些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地相继开展了优良燕麦品种的引进筛选工作[2-4]。燕麦生长发育多处在高寒、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造就了燕麦特有的耐寒、耐瘠、耐碱和抗旱的特性,燕麦比其他谷类作物有更好的耐寒性。种植燕麦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粮食收成,燕麦的秸秆又是牛、羊、马爱吃的饲草。燕麦已逐渐成为生态条件脆弱地区不可替代的特色粮饲作物[5,6]。

栽培燕麦在西藏2005年才开始,广大农牧民逐渐对这一古老作物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区畜牧业的发展,燕麦的作用重新被人们所认知。现在燕麦在西藏的种植已较为广泛, 无论在农区还是在牧区, 燕麦在促进农牧民增收和保护生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7]。西藏目前燕麦种植面积已超过1.33万hm2,大力发展饲草燕麦种植,不仅可以刈割鲜草饲喂牲畜,也可制作成青干草,秸秆还可以打成草捆运输、贮藏,解决冬春饲草紧缺的状况,同时为西藏的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8]。

在燕麦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及时了解当地燕麦生产的病害发生情况,明确病原,对病害的科学防治和燕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9月上旬,在西藏山南地区的泽当镇海拔3 560 m对秋播燕麦进行苗期病害调查时,发现一种褐斑病(...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西藏秋播燕麦苗期褐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西藏秋播燕麦苗期褐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