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城建 > 内容

薏苡黑穗病田间发病形态观察及抗性鉴定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9-20 04:05:10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薏苡(Coix lacryma-jobi L.)黑穗病是薏苡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采用田间人工接菌,通过对不同产地薏苡资源发病形态观察和植物体内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薏苡资源的农艺性状与抗黑穗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薏苡黑穗病潜伏期较长,发病的早期在分蘖期,并在叶片上产生瘤状凸起,病原菌通过植株维管束转移至植株生长点,最终在籽粒部位发病并表现出明显性状;通过田间鉴定对7份资源进行抗性分级,野生薏苡的抗病性明显优于栽培薏苡,广西Y51对薏苡黑穗病的抗性较差;接菌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8 h后呈快速下降趋势,最终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未接种组,为选育抗黑穗病的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薏苡黑穗病;SOD活性;人工接菌;农艺性状;抗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 S435.1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20-0126-03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药食兼用草本植物,被称为'禾本科之王“,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2]。但在我国薏苡主产区内薏苡黑穗病为主要病害,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3-4]。薏苡黑粉病病菌(Ustilago coicis Brefeld)属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黑粉菌科,会引起薏苡的真菌性病害[5],黑粉菌目可对薏苡、玉米、甘蔗、谷子等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6-11]。薏苡主产区栽培品种单一,主要以农家自留种为主,加上病原菌易产生变异,导致原有抗性品种抗病性丧失,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致使薏苡产量减少30%~50%,最高可造成80%的减产量[11]。

目前对薏苡黑穗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12]、发生条件[11]及防治工作[5]等方面,而对田间形态的系统性观察以及该病害的早期鉴定缺乏系统性研究。通过研究发掘优良抗性材料,并利用远缘杂交使优良性状得到聚合,以丰富薏苡抗性材料的多样性极其重要。本研究通过常规田间方法对不同产地薏苡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并探寻薏苡黑穗病早期发病的时期以及田间发病形态表现与室内生理变化的关联性,以期为防治黑穗病以及抗薏苡黑穗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薏苡种质 7种供试薏苡...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薏苡黑穗病田间发病形态观察及抗性鉴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薏苡黑穗病田间发病形态观察及抗性鉴定.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