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工商 > 内容

论“巴渝文化”应该缓行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13 15:00:54     阅读:

概念的兴起

我眼拙,重庆直辖以前,未曾见识过 '巴渝文化“这个概念、至多于'巴“、'巴人“、'巴国“、'巴渝“、'渝州“这些相关地域历史概念有印象。与考古发现有关的语词 '巴文化“在书中也出现过,却就考古论考古,远未形成为系统的、标志性的、地域亲缘性或文化发生论的概念。千百年来,巴渝地区人民与四川盆地生活的各族各地人民一样,文化上认同'四川“、'四川盆地“、'巴蜀“、'蜀学“、'盆地意识“,有强烈的归属感,并进而经由'四川“,归属于主流的中华文化。证之历史,从《史记》开始,古籍记载就总是巴蜀并举。'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郡,西并巴蜀。“(《史记•李斯列传》)即使巴渝学者们最常引用的西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中,也免不了一样并论巴蜀:'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这其中的原因,如徐中舒《论巴蜀文化》所说:'春秋战国时代巴的历史,一点记载都没有。“史料委实太少,根本就分不开。当代巴蜀史学专家如徐中舒、邓少琴、童恩正等,他们的著述中,更都是巴蜀并论。一个文化概念的形成从来就是严肃、科学的。主要一种形成方式是考古发现,比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都有严格的、不容混淆的概念界定和考古实物支持。另一种'次生“的文化概念形成方式,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并无或少有出土文物支持。应用很广泛,如西夏文化、吴越文化等。这种方式也是地方文化学者们常采用的。千万年的独特物质遗存,数千年的文字传载,才能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并非容易的事。四川盆地这么大一块独立的地理构造板块,一方水土一方人,连动、植物遗传都没有差异,几千年文明传承,才有'巴蜀文化“的指称,并显然从属大中华文化,是一个支派。'巴渝“这个称谓,虽然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汉书•礼乐志》作'巴俞“,颜师古注:'巴,巴人也;俞,俞人也“(巴、俞显然指两个民族),沿用至今。所指代地域、人群却变动不居,由巴西到巴东,由嘉陵江到长江,由川东到重庆,概念并无确指,随意性极大。文化渊源上,巴渝地方从汉以来,只是蜀文化的边缘形态,并无明显的特性。直辖以后陡然冒出来的'巴渝文化“,于史无记载,于考古乏支撑,指揆任意。三峡文化学者蓝勇直指:'‘巴渝’是直辖后的概念,就指新重庆。“

199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重庆直辖,同一天,《重庆日报》开辟了一个'巴渝风“专版,整整两个版,设置了'巴渝儿女“、'巴渝风情“、'...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论“巴渝文化”应该缓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巴渝文化”应该缓行.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