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主题教育 > 内容

西风东渐下的医学教育发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2-12 04:28:02     阅读: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及其教育方式在清末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即西医学的传入。鸦片战争之前,教会在我国的医疗事业规模有限,多为诊疗所。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及学校开始在我国盛行。

一、近代教会医院和学校的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香港,并开放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在其他接踵而来的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西方传教士大规模的进入我国传教、开办医院及学校。

1.教会医学院的形成和发展

教会医院的根本宗旨是传教和辅助侵略,但也将一种新的医疗机构和方式传入我国,即'医院“。近代我国教会医院的起源是1835年伯驾于广州创办的眼科医局。1876年新教在华所办教会医院有16所、诊所24所,1905年分别为166所和241所[1]429。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教会医院带领西医技术在我国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从沿海逐渐深入内地。

1860年之后,40年间由教会创办或与教会有关的医院共有约100所,20世纪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不少数量,在台湾、香港也建立了教会医院,与19世纪相比不但在医院设备上较从前完善,数目更是增加了4倍多。

早期由于教会医院的目的是宣传宗教,扩大教会的影响力,取得我国民众的信任,因而一般是不收费的。但20世纪后的教会医院收费日益昂贵,普通市民无力治病,医院只接受少数具有研究价值的贫穷患者,充当其医疗技术及药物的试验品。

2.教会医学校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大量教会医院的创办,医生的需求量大增,传教士为了医疗需要在医院或诊所招收学徒,让他们做护理工作或传教士。但以这种不正规的学徒方式和浅近的医学知识培养出来的人无法达到当时的医疗要求及政治要求。

据1897年尼尔调查,当时的教会医院培养的生徒数量极少,在60所教会医院中,有39所兼收徒生,其中5所招生人数超过10人,其余为2~6人,平均每所4人,当时认为已毕业的约300名,肄业生250~300名。1836年,'马礼逊教育会“成立了,1839年招收了第一批学生。教会医学校逐渐运行并进入正轨。20世纪之后,驻扎在我国的各大主要教会大学设立的医学系院,并在教会医院的基础上开办医学院和护士学校。据统计,1900-1915年在我国先后建立了323所教会医学院校[2]。教会医院通过医学校的模式将西医文化一步步植入我国。

3.近代教会医学校对我国中医学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我国西医教育的发展始于教会医学校,它将西医带入我国,并广泛深入的传播,相继培养了一批批中国...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西风东渐下的医学教育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西风东渐下的医学教育发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