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课心得体会 > 内容

浅谈《论教育学》中的养育教育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0 06:55:36     阅读:


  作者简介:王蕾(1989”),女,汉族,辽宁新民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教育基本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摘要:根据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的教育内容,本文对其中的养育教育进行了讨论,旨在阐述对幼儿养育教育的理解,培养幼儿在养育教育中的自由与道德。
  摘要:根据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的教育内容,本文对其中的养育教育进行了讨论,旨在阐述对幼儿养育教育的理解,培养幼儿在养育教育中的自由与道德。
  关键词:养育教育;幼儿;理性;自由;道德教化
  1养育教育的内涵
  康德在《论教育学》导论中提到:'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指的是保育、规训(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为了回应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康德把动物与人进行对比来研究人性,在康德眼中,人性首先包含动物性。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性。动物性的本能就是冲动,但人性中却含有'理性“的种子,如果说动物性是'恶“的冲动,那人性中必定含有'善“的种子。动物性受本能和恶的束缚,但人性却可以受到理性和善的指引。所以康德认为:'唯独人,才必须接受教育。“教育应该面向未来,不能拘泥于眼前的目的与利益对幼儿进行养育。康德认为那种把幼儿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的观点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观点。他认为养育教育应该归为保育、管束、塑造三个方面。
  康德指出,儿童在幼年时,需要父母进行精心的保育。幼儿从孕育到接受社会教育,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父母对其身心健康进行保护,幼儿在其中会受到父母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保育是养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步,好的保育是教育的根基,是后续不断成长的基石。
  教育需要管束。所谓管束,可以总结为抑制幼儿的'动物性“。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具有冲动,但人的最终目的是'做人“,管束能防止动物性对抗人性,防止幼儿因为动物性的冲动而不能到达'做人“的终极目的。
  教育需要塑造。幼儿阶段是整个人生最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最根本的阶段。在这期间幼儿就像一个雕塑品,需要我们在完成作品之前不断地塑造。在没有进行社会教育之前,我们要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是非观念,使其明辨是非,让'善“和'理性“的种子在塑造的过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养育中的自由主义教育
  康德在其自然的教育中提倡婴儿最好进行母乳哺育、饮食清淡、衣着不可过暖··这和我们...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浅谈《论教育学》中的养育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浅谈《论教育学》中的养育教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