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行业调研报告 > 内容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0-05 04:07:00     阅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的症候群, 其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 经检查血生化和内镜等排除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患者占消化科门诊的20%~40%, 我国人群患病率为10%~30%[1], 机制不明。研究表明, 发病主要与胃肠动力学障碍、胃感觉障碍有关[2, 3], 主要为进餐后胃底松弛障碍、胃电节律紊乱、胃窦无力和排空功能减慢、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功能失常等, 与精神心理因素、内脏感觉过敏、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有关[3]。作者综述了FD的多方面治疗进展, 供临床参考。

1 抑酸药物

临床上常会给患者用质子泵抑制剂, 但PPI制剂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头痛、腹泻、便秘、腹胀等药物不良反应, 从而导致不能坚持服用药物, 中断治疗。张氏等[4]将FD患者予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148例, 口服埃索镁拉唑和多潘立酮共112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两组用药效果相近, 但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疗效肯定, 用药不良反应少。黄氏等[5]观察患者口服小剂量奥美拉唑150例, 10 mg, 1次/d;口服多潘立酮共150例10 mg, 3次/d。4周后观察两组症状都改善, 但小剂量奥美拉唑剂量小, 不良反应小。总的来说, 抑酸药物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效果肯定, 不良反应少, 患者易承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 抗抑郁药物、促动力药物、抑酸药物单一药物、2种药联合或3种药物联合治疗

FD不是单纯的胃动力障碍性疾病, 与中枢神经系统也密切相关, 尤其是心理因素, FD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状态, 这种心理因素可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 并通过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引起胃肠功能障碍。研究表明抗抑郁治疗后患者病理生理学改善, 效果满意[6]。但临床常见到患者症状明显, 治疗效果欠佳, 部分迁延不愈, 影响生活质量。抗抑郁药物治疗起效慢, 一般2~3周才起效。故高氏[7]将患者分为三组, 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组、伊托必利组、黛力新组, 盐酸伊托必利片50mg, 3次/d, 黛力新2片, 1次/d。治疗4周结束后随访6个月。盐酸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FD疗效高于单用伊托必利或黛力新, 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持久等优点。徐氏等[8]将FD患者分为两组治疗4周, 伊托必利50 mg, 3次/d, 米氮平15 mg, 1次/d;伊托必利50 mg, 3次/d, 伊托必利与米氮平片联用明显缓解FD患...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