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课范文 > 内容

童年的意义和价值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10 06:03:21     阅读: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童年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0-0032-04

【作者简介】王晓萍,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南京,210028)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当今社会,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非常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并关爱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主题。不过追溯历史,儿童期这一概念的历史并不长,中世纪以前的儿童是很少受到保护并拥有自己的权利的。长期以来,人们把儿童当成'缩小版的成人“来加以培养和教育,忽视其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一、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古代:儿童是缩小的成人,是'小大人“,还没有明确的儿童观念。

中世纪:儿童生而有罪,只有通过'畏神“的严苛教育,才能消除'原罪“。

文艺复兴时期:儿童生来没有'原罪“,是纯真无瑕的存在,应拥有自由与兴趣。

启蒙时代:儿童期不仅仅是为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儿童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应拥有幸福的童年。

1989年:联合国颁布《儿童权利公约》,儿童依法享有与成年人平等的权利。

随着社会的进化和发展,如今人们已经认識到'儿童的心智与成人不同,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规律“'童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可是,与其他文化背景的家长相比,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成就更为重视。为了能让孩子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占据优势,家长们很早就要求三五岁的孩子背诵古诗文、做算术题、学认汉字,让儿童奔波于各类兴趣班,对于儿童的游戏等基础性体验活动,不少父母则认为可有可无。有研究者(何卫青,2006)描绘出中国的一幅悖论图景:20世纪初,当激进的知识分子在启蒙思潮的指引下,指责当时的社会把儿童看成'小大人“的观念时,无数的孩子正在街头、田野玩着他们自己发明的种种游戏;一个世纪以后,当'儿童是不同于成年人的个体“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时,街头田间却不再有游戏着的孩子了。当今中国社会,孩子们很难拥有幸福童年,'小大人“的形象、'小大人“的表情又重新回到儿童身上,这样的社会现实,需要我们重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儿童发展的视角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

二、理解儿童,必须站在儿童的视角

儿童的世界和成人不一样,那么儿童是怎样长大成人的呢?皮亚杰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论,为我们认识儿童的思维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视角和框架...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童年的意义和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童年的意义和价值.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