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范文 > 内容

从“虚实相生”看秦可卿形象的“不写之写”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3-02-11 19:00:09     阅读:

刘 军

(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北京市 100071)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名著的《红楼梦》,其历史文化地位自不必说。小说的艺术特色一直被学者们研究讨论,尤其是叙事上的特殊笔法。脂评言道:'《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1]除此之外,'不写之写“也是全书极为重要的叙事笔法,其所引发的艺术空白点效应,不但与全书的思想主题”'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达到了某种内在契合,并且在阐释与解读的过程中,容易营造出一种'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审美意蕴。尤其是在塑造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时,这种笔法的运用显得格外精彩与典型。那么,如果我们要对'不写之写“的叙事笔法及由此产生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审美意蕴作一文化精神与美学精神溯源的话,我们不得不提及中国美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虚实相生。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于宇宙的思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重视区分,把混沌与秩序截然划分开,并且将有规律可循的秩序作为宇宙最终的本质。从巴门尼德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西方文化一直试图从混沌中找出秩序。然而,中国文化始终将混沌与秩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把握,既要看到有迹可循的秩序,又要体悟秩序背后看不见、摸不着的'道“。也就是说,中国文化强调的不是'实“的秩序与'虚“的混沌之间的对立,而是主张、重视二者的统一与和谐,即中国人的宇宙观强调的是'虚实相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具有人文特点的居室中。《老子>第十一章》讲:'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是说,房屋之所以能够成为房屋,一方面在于'室“这个事物本身,另一方面,更在于户(门)以及牖(窗)的存在,它们以空无的状态弥合了房屋的虚实相生结构。除了房屋之外,还有房屋里住的人。《黄帝内经》讲人体的筋骨肉(实)与精气神(虚)的统一,显示的也是一种天然的虚实相生结构。最后,我们再来看天地之间所构成的虚实结构:天上的风云雾霭,地下的山河动植··,中国的宇宙及万事万物始终呈现着虚实相生的结构。[2]

诚然,中国文化的特质””虚实相生””从一开始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积淀在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中。从绘画中的'无画处皆成妙境“到书法中的'计白当黑“,从园林中的'借景“'隔景“到戏曲中的'一桌二椅“,中国各门艺术的创...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从“虚实相生”看秦可卿形象的“不写之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从“虚实相生”看秦可卿形象的“不写之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