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范文 > 内容

ECFA背景下闽台集装箱港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2-14 06:53:44     阅读:


  [摘要] ECFA的签订,是福建诸港面临着如何加强和台湾港口的合作、创造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的重要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的分析计算,从物流总量及硬件设施因子、物流集散条件因子、物流软环境因子三个方面,论证了福建诸港与我国沿海其他大港及台湾港口存在的差距,从经营学的角度探讨了闽台集装箱港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闽台港口;SPSS;物流因子;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59.2 F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3”0049”05
  一、引言
  2010年6月,大陆和台湾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为两岸经济合作构建了一个制度化的平台,提供了保障与诸多优惠措施,为两岸港口在更大规模与更深层次开展合作提供了机会[1]。但是,ECFA的签订,福建并没有享受到特别的优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传统的对台优势[2]。再加上福建北部的长三角、南部的珠三角港口群的竞争,福建的集装箱货物面临被分流的危险。在此大背景下,如何使福建诸港群抓住发展机遇,在加强与台湾港口合作的基础上,创造互利共赢、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于闽台港口协作的课题是2006年之后提出的,经过数年研究,学术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张燕清、龚高健[3]提出构建'环台湾海峡国际航运中心“、'环台湾海峡临港工业走廊“、'环台湾海峡港口物流系统“等途径来推动实现闽台港口经济良性发展的互动机制;韩凌芬、陈延义[4]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福建港口竞争力的物流因子进行排名;张向前[5]则认为应通过对海峡两岸的港口建设和营运的统一规划,共同构建航运港口体系,实现两岸港口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黄民生等[6]构建了两岸港口物流因子模型,认为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合作是闽台港口发展的前提;倪安顺[7]创建了两岸航运市场经济模型,指出两岸构建联盟船队提高运营效益的观点;黄文吉等[8]运用由Alvin Toffler的第三波理论衍生的三阶段七类型之概念,将两岸运筹管理模式进行分类,探讨近年来两岸港口的发展态势;郑甘澍、邓力平[9]通过分析以中小货主企业与厦门地区经济发展关系,提出以整合厦门港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观点。
  从根本上来说,现有的闽台港协作研究基本上立足于两岸直航、港航联盟,偏重于政策规划,有意无意忽视了'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强行规定了福建的某港直...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ECFA背景下闽台集装箱港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ECFA背景下闽台集装箱港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