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范文 > 内容

偏中心调强布野对中枢神经系统儿童放射治疗首次摆位的影响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3-02-23 10:50:05     阅读:

吴 伟 黄庆荣 周巧敏 罗日顺 邓官华 张 平 戴 鹏 罗龙辉 蔡林波*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儿童最为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约占全部儿童肿瘤的15%[1-3]。目前,对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是行全中枢放射治疗[4-6]。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与传统三维适形技术相比,能够在满足靶区适形的基础上通过多叶准直器(multi-leaf collimator,MLC)的运动,最大程度保护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并已广泛应用于头颈部、胸腹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7]。常规的全中枢IMRT计划为多等中心设计,治疗前需要将肿瘤中心移至等中心处,并拍片验证肿瘤位置是否准确,因而常导致在首次治疗时需要耗费较多时间进行位置验证[8-10]。然而,过长的摆位治疗时间必然会导致患儿身体不适,体位移动概率增大,使放射治疗剂量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缩短拍片验证时间,减小摆位误差,对于行全中枢IMRT计划患儿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将基于IMRT的剂量调制功能,进行偏中心的全中枢IMRT设计,以减少放射治疗中的拍片验证时间,从而提高患儿治疗舒适度。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肿瘤综合治疗中心行全中枢IMRT放射治疗的102例患儿,根据IMRT治疗中布野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
观察组行偏中心调强布野,对照组行等中心调强布野。观察组中男患儿32例,女患儿18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2±2.2)岁。对照组中男患儿37例,女患儿15例,年龄9~15岁,平均年龄(10.2±2.5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行全中枢IMRT患者;
②能够自主配合摆位治疗。

(2)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全中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
②躁动、不能配合全中枢摆位患儿。

1.3 仪器设备

采用UNIQUE 6 MV直线加速器(美国瓦里安公司),配备120片高分辨MLC系统(HD MLC-120),采用滑窗调强运动模式;
Eclipse 13.6治疗计划系统(美国瓦里安公司);
SOMATOM Definition AS型大孔径放射治疗专用CT(德国西门子公司),DORADO激光定位系统(德国镭尔谱公司);
R609-VFCF3型碳纤维一体化底座上(广州科莱瑞迪公司)。

1.4 定位方法

选择大小合适的真空负压垫平置于...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偏中心调强布野对中枢神经系统儿童放射治疗首次摆位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偏中心调强布野对中枢神经系统儿童放射治疗首次摆位的影响.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