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范文 > 内容

从《建党伟业》到《1921》:建党题材电影叙事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3-04-26 14:00:06     阅读:

周雨然

(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2021年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是由中国第五代导演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向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大片。该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背景,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突破各股势力的重重阻挠齐聚上海和嘉兴,在碰撞中救亡图存的故事,呈现出百年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与理想信念。作为献礼建党百年的主旋律电影,《1921》承接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建党90周年献礼片《建党伟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展现出独特的叙事艺术魅力。

同为黄建新导演的建党题材电影,《1921》与《建党伟业》有着一脉相承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为象征性隐喻镜头中的意识形态传达、戏剧化的非虚构叙事以及立体化的英雄群像塑造。

(一)象征性隐喻镜头中的意识形态传达

主旋律影片一直以来都承载着意识形态传达的教育功能,这种意识形态'既可以体现在主旋律电影的内容和故事中,也可以体现在隐性的叙述话语中“[1](P38)。新时期以来,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黄建新认为:'如果能把潜意识对位打开,电影的内在力量就会产生。“'那不是理性表述的过程,是瞬间打动人的点··电影做得好,就是能够通过各种手段,用感性的方式激活潜意识。“[2]这种潜意识对位通过象征性的隐喻镜头得以实现。

《建党伟业》作为新时期建党题材作品,不再刻意追求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像符码,而是在还原有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加工,构建了一系列象征性的隐喻镜头。如在影片结尾南湖游船情节中,通过宛转悠扬的背景音乐、古典唯美的伞下美人、碧波荡漾的南湖、古色古香的画舫等元素,于诗情画意中融入文化自信,随后中共一大代表在船内齐唱《国际歌》,尽情抒发欲救民众于水火的崇高信念。这些仪式化影像建构回避了刻板说教的意识形态元素,是'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它使参加者注意他们认为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和感情对象“[3](P49),因而能在人文精神与大众意识之间做到平衡。

《1921》同样是在潜意识对位中完成意识形态的传达,以王会悟去阳台给李达送汤圆的情节为例:正在抽烟的李达回忆起自己当年组织救国团抵制日货,划着火柴烧毁日货的时候突然发现那火柴竟是日本制造,思及此,李达红着眼、声音因悲愤而颤抖:'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随后李达清唱《国际歌》,王会悟笑中带...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从《建党伟业》到《1921》:建党题材电影叙事艺术的传承与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从《建党伟业》到《1921》:建党题材电影叙事艺术的传承与创新.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